一、生物安全柜的分級原理
生物安全柜根據防護等級分為一級(I級)、二級(II級)和三級(III級),其設計原理基于氣流控制和過濾技術,核心目標是為操作人員、實驗材料和環境提供不同級別的保護。
- I級生物安全柜
- 原理:通過前窗操作口吸入負壓氣流,保護操作人員;排出氣流經高效過濾器(HEPA)過濾后排出,防止微生物氣溶膠擴散至環境。
- 特點:僅保護人員和環境,不保護實驗材料;適用于低風險微生物操作(如細菌培養)。
- 應用場景:實驗室級別為一級或二級時,用于處理低風險病原體(生物安全等級1級和2級)。
- II級生物安全柜
- 原理:通過垂直層流氣流,結合前窗操作口吸入的負壓氣流,形成三重保護(人員、實驗材料、環境)。
- 細分類型:
- A1型:70%氣體循環,30%外排,適用于低揮發性化學品和放射性核素。
- A2型:改進型A1,適用于微量揮發性化學品和放射性核素。
- B1型:70%外排,30%循環,適用于中等揮發性化學品和放射性核素。
- B2型:全排型,無循環風,適用于高揮發性化學品和高放射性核素。
- 應用場景: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研究、制藥生產和臨床實驗室,適用于處理中等風險病原體(生物安全等級2級和3級)。
- III級生物安全柜
- 原理:完全封閉結構,操作人員通過手套箱進行操作,所有空氣經過雙重HEPA過濾器處理,確保絕對隔離。
- 特點:提供高級別保護,適用于高風險病原體(生物安全等級4級)。
- 應用場景:用于BSL-4實驗室,處理如埃博拉病毒、出血熱病毒等高風險病原體。
二、生物安全柜的選擇指南
選擇生物安全柜時,需綜合考慮實驗室級別、實驗類型、病原微生物危險水平及操作需求。
- 實驗室級別與安全柜匹配
- 一級實驗室:無需使用生物安全柜,或使用I級生物安全柜。
- 二級實驗室:
- 可能產生微生物氣溶膠或濺出的操作,使用I級生物安全柜。
- 處理感染性材料時,使用部分或全部排風的II級生物安全柜。
- 涉及化學致癌劑、放射性物質和揮發性溶媒時,使用II-B級全排風(B2型)生物安全柜。
- 三級實驗室:使用II級或III級生物安全柜;涉及感染材料的操作,使用全排風型II-B級(B2型)或III級生物安全柜。
- 四級實驗室:使用III級全排風生物安全柜。
- 實驗類型與安全柜類型選擇
- 微生物樣本操作:使用基本型生物安全柜(I級或II級)。
- 微生物樣本與微量化學試劑(非腐蝕性):使用配有外部排放管的II級生物安全柜(A1型或A2型)。
- 細胞毒性藥物操作:使用細胞毒性安全柜。
- 高揮發性化學品或高放射性核素操作:使用II-B級全排風(B2型)生物安全柜。
- 操作需求與安全柜功能匹配
- 操作窗口吸入氣流形成負壓氣流屏障:I級和II級生物安全柜依賴此原理,但需注意氣流屏障在安全柜停止運行或故障時失效的風險。
- 完全封閉結構與手套箱操作:III級生物安全柜提供高級別保護,適用于高風險病原體操作。
- 排風要求:B2型生物安全柜排風量較大,實驗室需考慮補風問題;排風管道需采用密閉式連接,并保持負壓。
三、生物安全柜的選擇注意事項
- 性能測試指標:確保生物安全柜達到性能測試指標,避免實驗中危害性氣溶膠釋放到空氣中,危害人員和環境安全。
- 維護保養記錄:根據性能測試方法,記錄維護保養、期間核查和校準記錄,確保安全柜長期穩定運行。
- 操作規范:減少手臂在安全柜內的大幅度動作或頻繁進出,避免擾動安全柜窗口吸入氣流,削弱氣流屏障作用。